2014年3月4日 星期二

欣賞<彼得與狼>

1936年,謝爾蓋·普羅科菲耶夫應莫斯科中央兒童劇院之邀創作一部新的兒童交響樂作品,希望能在走進課堂的第一刻開始孕育兒童們的音樂品味。僅四天的時間,普羅科菲耶夫創作出了交響曲《彼得和狼》。1936年5月2日的首演並不走運,用作曲家自己的話講:「沒有能吸引住聽眾的注意力。」普羅科菲耶夫恐怕很難預見到《彼得和狼》如今成為兒童音樂的經典之一,帶給不同年齡的兒童和成人歡樂和啟示。
《彼得和狼》配器包括長笛、雙簧管、A大調單簧管、巴松管、3支圓號、小號、長號、定音鼓、三角鐵、手鼓、鐃鈸、響板、小鼓、大鼓和弦樂。
故事裡的每個角色有特定的樂器和主題表現:

  • 小鳥:長笛
  • 鴨子:雙簧管
  • 貓:單簧管
  • 爺爺:巴松管
  • 狼:3支圓號
  • 獵人:木管主題;槍聲:定音鼓和大鼓
  • 彼得:弦樂四重奏
故事是描寫彼得在原野上快樂嬉戲,小鳥和鴨雖然都是彼得的好朋友,卻彼此看不順眼,彼得家的貓也伺機要獵食小鳥,而"生態食物鏈"的關係提供了豐富的音樂表現空間,然後祖父傳達警訊,野狼帶來危機;把鴨子給吃掉了,彼得再爬樹並和小鳥合作設網智勇的活捉大野狼,完成了波濤起伏的原野故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